“學春暉”學習報告
由于嚴重霧霾,學生放假一天。在這一天,雙語的領導、老師們聚在一起,開展“學春暉” 的專題學習活動。
作為剛加入雙語的年輕老師,剛聽說春暉學校時,說實話還是比較陌生的。但是,聽著學校領導們的講座,讀者學校發(fā)的“再赴安微巢湖春暉學校考察學校報告”,看著會議室播放的春暉學校校園、宿舍、教室的圖片。對于這個神奇的學校,有了一些了解,有了一些感悟。
安徽巢湖春暉學校是經(jīng)巢湖市教育局批準,由巢湖市光明房地產(chǎn)開發(fā)有限責任公司投資2億元興建的一所高起點、高定位的小學到高中十二年一貫制民辦可寄宿學校。學校分為兩個校區(qū),團結路校區(qū)位于巢湖市團結東路,占地58畝,投資5000多萬元,2006年9月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。學校分為小學、初中、高中三個學部,另有一所幼兒園。截至2016年秋季,共有學生7700余名,教職工700余名,其中一線專任教師近400名。
學校建有高規(guī)格球類運動場與標準塑膠跑道,配有理化生實驗室、微機室、多功能報告廳、舞蹈房、音樂室、美術室、閱覽室、心理咨詢室等,所有教室均安裝多媒體教學設備,學生公寓裝有空調(diào),配備冷熱水浴室,校園監(jiān)控網(wǎng)絡實行全覆蓋。各種教育教學及生活設施、設備完善,功能齊全。
自2006年辦學以來,春暉學校高舉“責任”校訓的大旗,以建成“省內(nèi)一流、全國有影響的精品名?!睘槟繕耍瑒罹珗D治,求實創(chuàng)新,在德育、教學、管理、服務等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,并取得了顯著成績。
一、行為養(yǎng)成教育成效顯著
學校堅持以學生行為習慣養(yǎng)成為突破口和切入點,建立健全德育評價和激勵機制,重點從文明禮儀、遵紀守法、學習習慣、生活自理、儀容儀表、關愛他人等方面加強養(yǎng)成訓練,努力構建成條塊結合、相輔相成的“大德育”格局,形成了文明有序、整潔優(yōu)雅、催人奮進的育人環(huán)境,學生行為習慣養(yǎng)成教育成效逐漸凸顯。
學校還重視教師行為養(yǎng)成,加強對教師職業(yè)道德的考核,堅持從嚴要求,堅決杜絕有償家教,不準接受家長禮物或吃請,不準體罰或變向體罰學生,不準參與賭博等,此舉深得家長的歡迎,為學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。
二、教學質量管理科學規(guī)范
在教學質量的管理上狠抓四項措施。一是堅定推行課堂教學改革。從小學到高中全面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,狠抓 “四清”(堂清、日清、周清、月清)措施的落實,加強學習小組建設,大力推行“作業(yè)試卷化、練習考試化”,切實做到輕負高效。二是強化教學過程管理。通過建立相對完備的教學管理制度,嚴格規(guī)范“備、教、批、輔、考”各環(huán)節(jié),注重集體備課成效,加強課堂教學指導,管控作業(yè)布置質量,落實培優(yōu)扶差措施,督查考后整改辦法的落實。三是提高教師業(yè)務水平。通過突出崗前培訓,落實青藍結對,加強校際交流,邀請專家講學,走進名校取經(jīng)等途徑,一大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為教學骨干。四是建立考核評價體系。學校擬定考核項目和標準,多角度多層面進行月階段考核和學期終結評價相結合,實行“獎勤罰懶、多勞多得、優(yōu)勞優(yōu)酬”的考核評價體系,有效激發(fā)了教師的積極性。
由于措施得力,歷屆中考連創(chuàng)佳績,總均分、全市總分中各優(yōu)分段人數(shù)及各項優(yōu)秀指標均遙遙領先。歷屆高考連續(xù)輝煌,一本、二本、三本達線率均在合肥乃至全省領先。2014年高考,應屆生理科一本達線91.5%,二本達線97.6%;文科一本達線82.1%,二本達線100%。
三、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鮮明
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,充分發(fā)揮校園廣播站、網(wǎng)站、微信公眾平臺、校報和??刃@文化載體的宣傳作用;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,一年一度的高一百里遠足、高二成人禮、中學新生軍訓、體育節(jié)、藝術節(jié)、“六?一”專場演出以及長期開設的特長培訓、國學欣賞、感恩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等文化活動,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春暉校園文化,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。
四、生命教育工程持之以恒
遵循“以人為本、尊重生命”這一教育理念,積極利用各種形式實施生命教育工程。
學校注重生命教育課程,不定期舉辦交通、防火、防雷電、防踩踏、防溺水、防傳染病、防騙等安全知識宣傳講座;積極開展消防、防震等逃生自救演練活動,提高自我救護技能;堅持常年跑步,小學生每天不少于800米,初中生每天不少于1200米,高中生每天不少于1500米,大大增強了學生體質;設置心理咨詢室,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疏導和近視眼防控措施的落實,提高生命質量。
十年艱辛,十年輝煌。春暉學校的成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。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,我會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,為雙語的發(fā)展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高一年級汪麗
2017.1.08